第 1 章 总则第 1 条 目的1.评价工作业绩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进行评估,为确定个人报酬和人事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员工和部门的绩效水平,改善整个企业的业绩。2.确定培训需求① 通过绩效评价来分析员工与工作有关的行为,从而确定需要培训的员工以及培训的内容,为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依据。② 同时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绩效,并为实现各自的职业目标而制订自我改善的行动计划。3.拓展内部沟通渠道通过考核过程中的交流和考评后的绩效面谈,让员工更加了解企业对他们的工作期望,最终达到目标一致,减少内部消耗。第 2 条 绩效考核的原则1.明确公开原则绩效考核标准、考核程序、考核责任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在实施当中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同时考核标准、程序和对考核责任者的规定在企业应对全体员工公开。这样才能使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考核的结果。2.公正客观原则考核标准应当尽量客观,根据客观考核资料进行考核,让事实说话,尽量避免受主观和感情因素干扰。3.量化原则为了使考核的标准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应在必要和可行的前提下尽量使考核的标准量化。4.可持续执行原则绩效考核制度一旦确定下来,应在一定时期内长期执行,这需要在制定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第 2 章 考核主体及其权责分配第 3 条 考核涉及部门及其权责分配1.人力资源部负责对企业员工(高层管理人员除外)个人的考核。2.经营策划部负责对各部门的考核、考核数据的界定。3.财务部负责提供部门、分/子公司成本费用开支、经营绩效方面的相关数据。4.安全监察部提供部门、分/子公司和个人安全考核方面的相关数据。5.生产运行部等提供生产运行等方面的相关数据。6.其他部门对职能部门、分/子公司的协作性提供考核意见。第 4 条 个人考核中各主体责任1.人力资源部① 负责对考核事务进行综合协调和控制,按时发放和回收考核表,并进行统计和保存。负责员工奖惩的记录。② 协调一般员工的考核争议。③ 为其他管理者提供有关考核和面谈技巧的咨询。④ 会同被考核者的部门领导处理考核中出现的争议。⑤ 制定员工培训、调薪、调职的工作方案。2.直接上级① 对直接下级进行全面考核,同被考核者确定被考核者的工作目标,并对被考核者的工作进行实时指导。② 及时了解被考核者工作绩效情况,按时完成绩效考核。③ 同被考核者进行绩效面谈,了解员工心态,协助被考核者明确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