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角色主要指教师的行为及其产生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指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及其所起的作用即体现的职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师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将不再以传播知识为主,而是表现在帮助学生不断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塑造良好的个性上。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并进行更深层次上的重塑与转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角色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指导者,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更要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适宜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更要重在激发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的学习、研究兴趣,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 其次,要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作为指导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主动建构意义而获得。因此教师要在整合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会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必须强化一种认识:我们要选择、创造的手段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为应用而应用,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所以只有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才能真正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 、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设计者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