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服先镇中心小学校 张晓辉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习材料的直观形象性,有利于认识过程的转化。而直观材料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认知效果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适应学生心理需要。信息技术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的独到的优势,取得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巩固新知、深化训练,培养能力方面的应用也有着它不可取替的作用。 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 —2 年级的教学重点。从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来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的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它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应从“乐学”入手,积极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拓展识字范围,丰富识字途径,坚持识写结合、识用结合,努力做到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在端正写好汉字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学生的认知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习材料的直观形象性,有利于认识过程的转化。而直观材料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认知效果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此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适应学生心理需要。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成为学习动机,成为学习动力,也会推动人去寻求知识。”而课件的使用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集图、音、文为一体,既灵活又可控,能增强教材的形象性、生动性等优点。使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感悟生字,理解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老师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主要靠一支笔和一块黑板,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示范。示范时,教师的身子挡住了一部分学生的视线,面对学生讲写法就不能同时写字;如同时讲和写,则老师不能对着学生。虽然辅以其它的方法,但都是静态的,不具有生动性。传统的做法显得单调和枯燥无味。没有生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注意力不易被吸引过来,经常是事半功倍,效果很不理想。现代科学技术的飞猛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现代化的工具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充满无限生机。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变静为动,让识字、写字变得生动有趣,符合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使教学上一个台阶。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