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滩小学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开展评价研究改革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为了落实评价改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尝试构建一套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形成机制,以期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一、评价原则 1、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3、给点师爱的阳光,让童心更加灿烂。 二、评价功能 1、导向性功能: 在评价过程中,通过确定评价的内容,即学生的素质指标来制定出评价标准,然后根据这些标准或内容来判断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参照评价标准,找到前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各方面素质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2、激励功能: 学生如同多棱的宝石,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都能发出璀璨的光芒,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其优势,给学生创设自我展示的舞台,使其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激励其不断进步。 3、记录成长功能: 强调评价的过程性,注重日常性评价,随机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使用成长记录袋,让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看到自己的成长。 4、反馈矫正功能: 将评价结果及时、准确,恰当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反馈信息,教师再引导学生诊断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或困难,找到学习目标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并能与教师、家长一起制定出改进计划。 三、评价方式与操作办法 (一)发展性过程评价 1、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计算、背诵、解决问题等) 2、是否认真(听讲、作业等)。 3、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并询问讨论与交流,阅读课外读物等) 4、是否自信(提出不同意见,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5、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听别人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6、思维的条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7、思维的创造性(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本项评价注重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更多地关注知识与技能兼顾过程与方法,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观察,教师便能 及时了解情况进行记录,记录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 (二):综合能力 1、乐于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 2、能约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