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科护理学案例分析

儿科护理学案例分析_第1页
1/11
儿科护理学案例分析_第2页
2/11
儿科护理学案例分析_第3页
3/11
1.患儿,男,13 天,因皮肤发黄 3 天,今日拒奶而住院。足月分娩,出生时 Apgar 评分 9 分,出生体重 3.3kg,生后第二天皮肤发黄,第六天已消退。自出生第 10 天开始皮肤发黄,并逐渐加深,吃奶差,今日拒奶,母妊娠时 HBsAg(-)。体检:体重 3.4kg,体温 35.6℃,心率 120次/分,呼吸 42 次/分,哭声低,反应差,全身皮肤黄染明显,巩膜发黄,前卤平,心肺(-)。脐部残端有脓性分泌物渗出,腹略胀气,肝肋下 3cm,脾肋下 1cm 可触及,质软。血白细胞27×10*9/L,中性 88%,淋巴 12%。 请问: (1)目前患儿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2)目前治疗的原则包括哪几方面? (3)目前患儿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是什么? 答案: 新生儿败血症 ①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早期、联合、足量、静脉应用抗生素,疗程要足,一般应用10~14天。病原菌已明确者可按药敏试验用药;病原菌尚未明确前,结合当地菌种流行病学特点和耐药菌株情况选择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②对症、支持治疗 保暖、供氧、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及时处理脐炎、脓疱疮等局部病灶;保证能量及水的供给;必要时输注新鲜血、粒细胞、血小板,早产儿可静注免疫球蛋白。 体温调节无效 与感染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脐炎、脓疱疮等感染性病灶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无力、食欲缺乏及摄入不足有关。 知识缺乏 与缺乏新生儿败血症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 患儿体温易波动,除感染因素外,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当体温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予保暖措施;当体温过高时,予物理降温,一般不予药物降温。 2.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内,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 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疮、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早日愈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4.保证营养供给 除经口喂养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内营养。 5.观察病情 加强巡视,如患儿出现面色青灰、呕吐、脑性尖叫、前囟饱满、两眼凝视提示有脑膜炎的可能;如患儿面色青灰、屁股发花等应考虑感染性休克或 DIC,应立即与医生联系,积极处理。必要时专人守护。 6.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保持皮肤的清洁。 2.患儿,4 个月,睡眠时常烦躁哭闹,难以入睡,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 D30 万 IU 肌注后,患儿突然发生全身抽搐 3 次,每次约 20~60 秒,发作停止时精神如常,体重 6kg,体温 37.9℃,有枕秃及颅骨软化 血清钙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科护理学案例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