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先民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

先民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_第1页
1/8
先民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_第2页
2/8
先民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_第3页
3/8
先民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 安阳市洹北中学 崔合庆 一、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占地6 .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5 6 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 7 .5 万件,属国宝级1 8 件(组),一级品近8 0 0 件(组);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墓壁画 4 0 0 多幅。 由于关中地区历史上有蓝田人的踪迹,西周、秦、西汉、隋、唐等王朝先后定都于此,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陕博的特色:以古为荣,文物以隋唐及之前为主。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六个展馆平时对外展出,限于时间仅参观了其中的四个展馆,按时代划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和宋元明清,由此布局即可明显看出其时代特征,尤以原始氏族、汉、唐时期文物为最。 原始氏族的文物从摆放上呈现了先人的发展轨迹。迫于生存的需求,很远古时遗留的多为生产生活工具,这些工具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粗糙到精细、由少到多的过程。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基本可以说无生产工具可言,只是利用天然的石块和树枝来狩猎,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锄、石凿、石镰、石锛和带孔石铲,从这些工具观察,可以清楚地发现制作工艺的进步,在石凿和石铲的尖端及其它工具的细微之处都打磨地相当精致,如凿尖虽然破损但余部平整可见,石锄的锄头一端刃口比较锋利。另外这时候从发掘的文物现场看,原始人对于工具的组合使用也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在博物馆我见到蓝田人的头骨化石,从讲解中了解是个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壁厚,脑容量为 7 7 8 .4 毫升,从外观上看头骨化石额头低平,眉脊粗壮,颌部突出。 陕西的另一处远古遗址是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半坡人处于新石器的中期和晚期,与仰韶文化相比其中期为庙底沟类型,晚期为半坡晚期。这个时期的人类石器作工愈加精美并出现了烧制陶器的典型特征,另外也出现装饰用具,这些都说明了半坡人的进步,由于有专门的半坡遗址博物馆所以陕博内展出的多为其晚期的出土文物。尤以细颈瓶和尖底瓶的独特的造型为人称道,这两种陶器都为容器,细颈瓶开口大,腹部大而瓶颈细长,从中可品位到古代人对于生活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尖底瓶底部尖尖,作为容器如何竖立呢?经介绍才了解当瓶中的东西盛满或分布均匀时,依据力学原理尖底瓶即可立起,我对先人的聪明佩服之至。在新石器的中晚期,人类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出现了缝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先民遗产——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