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及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概括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学会构建过程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三、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免疫调节可以杀灭病原体,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一样,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还记得免疫系统的组成吗?(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 对,回答的很好,请坐。根据免疫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与病原体发生作用的一般顺序,我们又将免疫系统划分为三道防线。请同学们翻到必修 3 的第36 页,给大家1min 时间预习三道防线的内容。思考三道防线如何消灭病原体? 【板书】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同学们看完了吧。我们的身体时刻被病原体所包围,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首先与病原体战斗,具有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的功能(板书:第一道防线,ppt显示其组成及功能)。 2、第二道防线 没有被第一道防线消灭的病原体继续攻击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的功能(板书:第二道防线,ppt显示其组成及功能)。 2 综上所述,这两道防线有何特点呢?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具有先天性,所以叫先天性免疫,主要功能是杀灭侵入人体的大多数病菌。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承接】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因为不具有特异性,所以作用效果也很弱,如果前两道防线被突破,就需要第三道防线起作用了。提问:第三道防线由什么构成呢?第三道防线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板书:第三道防线,ppt显示其组成)。 3、第三道防线 相对前两道防线,第三道防线起什么作用呢?又有何特点?我们先来看一下P36的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1及讨论】学生思考 老师提示。 看到这幅图,横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