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教学内容:第一节艺术设计的产生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发展第三节艺术设计的功用如何界定艺术设计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人类的艺术设计史是一部由简单到复杂,由萌动到成熟不同阶段循环变异的历史。而决定艺术设计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艺术设计自身而言,由艺术设计的观念、技能技巧以及形式风格等构成。另一方面就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是以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科技水平等为要素的经济基础,以哲学、宗教、政治和审美需求等为内容的社会观念形态,以人类思想观念和物质环境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把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分为艺术设计的产生、艺术设计的发展两个阶段。一、艺术设计的产生艺术设计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三四百万年前开始到新石器晚期,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转化,其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创造。生产工具作为四肢和体力的延伸,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在艺术设计的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石器到玉器,从火的发明到陶器的烧制使用,器皿、服饰、建筑等艺术设计产品的出现,表明劳动是艺术设计产生的动因。由于人类初始时期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的族群社会形态,不同自然环境和各自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因此,当时的艺术设计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艺术设计产生初期,“实用性”是主导倾向,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形式美的法则,并用于设计的过程中,因而产生了许多实用与审美、和谐与统一的艺术设计作品。人类学家把从猿到人分为前人(古猿)、能人(猿人)、智人、现代人等阶段。在万一一万年前,只能选择自然界的天然石块和树枝作为工具,还不会制作工具。进入能人阶段,万年前的中国元谋人,开始打制石器,将石器一侧加工,用作砍砸和刮削(xiao)之用。万年至万年前的中国北京猿人已经使用了砍砸器和刮削器,不仅出现了用兽骨加工的工具,而且石器上出现了台面、打击点和波状放射线,说明修正加工。形态、用途出现多样化的特征,表明人们对造型、式样、功能,有了初步认识和把握。距今万年前的中国山西“丁村人”,出现各种打制石器,石器长而薄,经过多次反复加工,对称、平整,已有对称观念的追求。距今万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不仅会制造各种石质工具,而且还用骨、蚌壳等制作装饰品,熟练掌握打、琢以及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和设计艺术史上具有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