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质量控制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控制 为了医院医疗质量而成立的质量控制小组。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 、质量控制小组的职责 (1 )、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 )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 )、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 )、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 )、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 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 )、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 )、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 )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二)科室医疗质量职责 (1 )、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2 )、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3 )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 .门诊医师 (1 )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 )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 )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