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农业建设主体综述XX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着力培育现代农业建设主体,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了依法、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XX年底,全省农村“三大合作”达4.01万个,入社农户6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52万个,登记成员307.6万户,实有成员467万户;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3100个,成员129.5万户;农地股份合作社1800个,成员28.5万户。(一)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扶持资金。早在2001、2002年,省财政就每年安排资金50万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2003年,省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到20XX年,累计安排专项扶持资金超过5亿元,共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72个。近年来,各市县财政也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XX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900万元,XX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XX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XX市20XX年安排“三大合作”扶持资金500万元,XX县区财政自20XX年起每年安排200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合作层次。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组建合作XX省XX县区水产养殖项目社联社或农产品行业协会,提升组织化水平,提高合作社应对农产品市场风险能力。省财政对成员合作社3个以上、成员总数500人以上、成员标准化生产率达80%以上、服务带动本区域从事相同产业(特色产品)的农民6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优先给予支持。20XX年以来,全省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和农产品销售合作联社77家,共安排扶持资金1950万元。(三)开展农民专业合作辅导培训。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左右,支持省、市、县三级农经主管部门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培训,开展登记、发展、运第1页共4页行等业务辅导及合作社的宣传工作。2007年以来,各级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合作社负责人、财务会计人员10余万人次。20XX年起全省将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纳入省农民培训工程,全年培训1.5万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四)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通过整合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等各类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新(扩)建“菜篮子”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畜禽规模养殖的标准化生产改造、扩能增效和产业技术提升;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示范基地建设。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1/3的标准给予补助,促进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五)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与品牌宣传。省财政每年通过省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内的各类农民服务组织,开展统一供(育)种、机收机插、统防统治等各类为农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品牌宣传上,2007—20XX年,连续举办了三届“XX省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会”,合作社产品深受社会各界好评。省财政将每年的展销会经费列入部门预算。经过多年发展,XX省农民合作组织普遍提质增效,呈现出“四个转变”的新特点:一是合作形式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化合作拓展转变。从合作要素看,以农村“三大合作”为主体,其中,农民专业合作占87.8%,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占7.7%,农地股份合作占4.5%。从行业结构看,基本覆盖了整个农业产业,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占43.3%,林业占4.1%,畜牧业占28.2%,渔业占10.6%,农机及服务业占8.1%。从领办主体看,农村能人大户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占63%,龙头企业领办占20%,基层涉农单位领办占10%,村级组织(干部)领办占7%。二是经营领域由单纯一产向二三产业深度延伸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领域从第一产业加快向二、三产业延伸,服务范围涵盖了技术咨询、生产指导、农资供应、农机服务、产品销售及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和方面,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实现了自办第2页共4页加工企业或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产加销一体化农民合作组织占30%以上。三是服务功能由主要寻找销售市场向注重上规模创品牌转变。农民专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