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CT 血管造影对肾恶性肿瘤患者肾血管解剖与临床意义的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及意义肾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 80%为肾细胞癌,而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效果评估,大部分依赖于肾血管的解剖和血液供应情况。近年来,CT 血管造影已经成为评估肾血管解剖和肾肿瘤治疗方案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可提供高分辨率的肾脏图像,更精准地描绘肾实质、肾周脂肪、肾包膜、肾小管等嵌入肾实质深处等微小结构,而且对于肾静脉、肾动脉的描绘明显优于传统的 CT 方法,所以其准确性甚至可以达到96%以上。但是 CT 血管造影在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是与使用的对比剂剂量有很大关系,必须严格控制对比剂量和注射速度,以免引起肾功能损伤;其次是有时难以鉴别肿瘤是否侵犯周围肾实质,尤其是较小的肿瘤;其三是在肾静脉血栓的情况下,肾实质会呈现出均质致密的表现,可能造成误诊。因此,CT 血管造影对于肾恶性肿瘤患者肾血管解剖与临床意义的讨论非常必要。二、讨论目的本讨论的目的在于探究 CT 血管造影在肾恶性肿瘤患者中对于肾血管解剖和临床意义的评估效果。具体来说,讨论将重点探究以下方面:1. 通过 CT 血管造影技术了解肾恶性肿瘤患者肾血管的分布和解剖情况。2. 探究 CT 血管造影对于肾实质、肾包膜、肾小管等微结构的准确描绘情况。3. 比较 CT 血管造影与传统 CT 技术在肾血管解剖和肿瘤评估方面的差异。4. 评估 CT 血管造影对于肾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性。三、讨论方法1. 讨论对象讨论对象将选取肾恶性肿瘤患者 100 例,男女不限,年龄在 30-70岁之间,符合以下条件: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 经组织学证实为肾癌;2) 没有明显的肾功能损伤和其他严重疾病。2. 讨论设备CT 血管造影将使用最新的 64 排螺旋 CT 设备,并计算机后处理。3. 讨论方法1) 所有病人在做 CT 血管造影前要进行严格的肾功能评估,必要时要给予肾保护措施。2) 采纳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方法,注射量根据体重和病患情况,注射速度在 3-5ml/s 之间。3) 数据采集将分为两组,第一组为静态扫描组,第二组为动态扫描组。静态扫描组要拍摄各个切面的延迟期图像,而动态扫描组要在一定时间内拍摄多个阶段的图像。4) 数据处理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所有数据进行三维再建构,二是把获得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分析,三是用不同的软件进行数据的后处理和绘图。四、预期结果通过本讨论,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