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 物联网直观概念理解分析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 1995 年比尔盖茨写的《未来之路》一书,但迫于当时无线网络等硬件和软件的进展,并未引起重视。时至 2024 年,国际电信联盟在突尼斯进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正式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 2024:物联网》,才有了正式的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按字面意思理解,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 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沟通”,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而 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 标签中存储着法律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通过 RFID、GPS 等技术,所有物品都将给予生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中的终端了解到任何物品的状况等信息,也将使得人类生活水平越加高质量。此外,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 IT 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施工场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等。 1.3 物联网、RFID 和 EPC 三者关系 EPC 跟条码一样,产品电子码用一串数字代表产品制造商和产品类别。不同的是 EPC 还外加了第三组数字,标识每一件单品。存储在 EPC 标签微型晶片中的唯一资讯就是这些数字。EPC 还可以与数据库里的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