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单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_第1页
1/8
单因素实验设计_第2页
2/8
单因素实验设计_第3页
3/8
单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验中只有一个研究因素,即研究者只分析一个因素对效应指标的作用,但单因素实验设计并不是意味着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因素与效应指标有关联。单因素实验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如何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等。 一、完全随机设计 1 .概念与特点 又称单因素设计或成组设计,是医学科研中最常用的一种研究设计方法,它是将同质的受试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进行实验观察,或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该设计适用面广,不受组数的限制,且各组的样本含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在总体样本量不变的情况下,各组样本量相同时的设计效率最高。 例如:为了研究煤矿粉尘作业环境对尘肺的影响,将 18 只大鼠随机分到甲、乙、丙 3组,每组 6 只,分别在地面办公楼、煤炭仓库和矿井下染尘,12 周后测量大鼠全肺湿重(g),通过评价不同环境下大鼠全肺平均湿重推断煤矿粉尘对作用尘肺的影响,具体的随机分组可以如下实施: 第一步:将 18 只大鼠编号:1,2,3,… … ..,18; 第二步:可任意设置种子数,但应作为实验档案记录保存(本例设置 spss11.0 软件的种子数为 200); 第三步:用计算机软件一次产生 18 个随机数,每个随意数对应一只老鼠(本例用spss11.0软件采用均匀分布最大值为 18 时产成的18 个随机数); 第四步:最小的6 个随机数对应编号的大鼠为甲组,排序后的第 7 个至第 12 个随机数随因编号为乙组,最大的6 个随机数对应编号的大鼠为丙组(结果见表 1)。 表 1 分配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随机数 3.75 8.75 16.29 11.12 5.49 3.98 13.64 16.71 1.69 组别 甲 乙 丙 乙 乙 甲 丙 丙 甲 编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随机数 13.62 16.36 2.12 4.74 11.54 3.98 0.13 17.35 16.38 组别 丙 丙 甲 乙 乙 甲 甲 丙 丙 2 .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1)随机数字表:如附表 13(马斌荣,医学统计学,第 4 版),这是一个由 0~9 十个数字组成 60 行 25 列的数字表。说这些数字是随机的,是因为十个数字出现的频率近似相同,且出现的次序也没有规律。欲获得随机数,则事先根据研究性质确定随机数的位数,然后任意指定行和列,按事先确定的方向和方法读取随机数。如:将符合实验要求的20 只动物随机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单因素实验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