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培养单晶的方法和大家共享 单晶培养的方法 一、挥发法 原理:依靠溶液的不断挥发,使溶液由不饱和达到饱和过饱和状态。 条件:固体能溶解于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一般丙酮、甲醇、乙醇、乙腈、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苯、甲苯、四氢呋喃、水等。 理论上,所有溶剂都可以,但一般选择沸点在 60~120℃。 注意:不同溶剂可能培养出的单晶结构不同 二、扩散法 原理:利用二种完全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有机溶剂。固体易溶于高沸点的溶剂,难溶或不溶于低沸点溶剂。在密封容器中,使低沸点溶剂挥发进入高沸点溶剂中,降低固体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 一般选难挥发的溶剂,如 DMF,DMSO,甘油甚至离子液体等。 条件:固体在难挥发的溶剂中溶解度较大或者很大,在易挥发溶剂中不溶或难溶。 三、温差法 原理:利用固体在某一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使其在高温下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然后缓慢冷却,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 一般,水,DMF, DMSO,尤其是离子液体适用此方法。 条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经验:高温中溶解度越大越好,完全溶解。 推广:建议大家考虑使用离子液体做溶剂,尤其是对多核或者难溶性的配合物。 四、接触法 原理:如果配合物极易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种合成,选择性高且所形成的配合物很难找到溶剂溶解,则可使原料缓慢接触,在接触处形成晶核,再长大形成单晶。 一般无机合成,快反应使用此方法。 方法:1.用U 形管,可采用琼脂降低离子扩散速度。 2.用直管,可做成两头粗中间细。 3.用缓慢滴加法或稀释溶液法(对反应不很快 的体系可采用) 4.缓慢升温度(对温度有要求的体系适用) 经验:原料的浓度尽可能的降低,可以人为的设定浓度或比例。0.1g~0.5g 的溶质量即可。 五、 高压釜法 原理:利用水热或溶剂热,在高温高压下,是体系经过一个析出晶核,生长成单晶的过程,因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发生许多不可预料的反应。 方法:将原料按组合比例放入高压釜中,选择好溶剂,利用溶剂的沸点选择体系的温度,高压釜密封好后放入烘箱中,调好温度,反应1~4小时均可。然后,关闭烘箱,冷至室温,打开反应釜,观察情况按如下过程处理:1.没有反应——重新组合比例,调节条件,包括换溶剂,调pH 值,加入新组分等。 2. 反应但全是粉末,且粉末什么都不溶解,首先从粉末中挑选单晶或晶体,若不成, A:改变条件,换配体或加入新的盐,如季铵盐,羧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