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3 页 南京财经大学 200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考试科目: 412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产业经济学、金融学 、统计学 考试时间: 2006 年1 月15 日下午 14:00—17:00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6×5 分=30 分) 1、公共物品 2、非价格竞争 3、技术替代率 4、凯恩斯陷阱 5、货币幻觉 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二、简答题(6×10 分=60 分) 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区别? 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3、分析说明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有何不同? 4、如果总供求所决定的价格水平过高,在不考虑就业水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5、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什么是挤出效应?为什么会出现挤出效应? 第 2 页 共 13 页 三、计算题(2×10 分=20 分) 1、已知某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单一产品。他在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上都具有垄断力,其要素生产函数为5.05.060KLQ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3610243PQ,厂商的劳动供给函数为312110364WL 。在短期,资本固定为 2500 单位。求当厂商利润最大化时( 1)所雇佣的工人人数;(2)每个工人的年工资;(3)厂商的年产量;(4)产品的价格。 2、假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 净投资 125 净出口 15 储蓄 25 消费 550 资本折旧 50 政府转移支付 120 企业间接税 75 政府购买 200 社会保险金 13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四、论述题(2×20 分=40 分) 1、评述垄断竞争厂商理论。 2、试述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 3 页 共 1 3 页 2 0 0 6 年西方经济学真题答案 【点评】本年份真题包括以下 4 种题型:名词解释 6 道,每道 5 分,总计 30 分;简答题共 6 道,每道题 10 分,总计 60 分;计算题两道,每道题 10 分,共计 20 分;论述题两道,每道题 20 分,共计 40 分。 综合而言,宏观和微观的分值差不多。二者复习不分轻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