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调研报告 ——90 年代初居住小区的现状 住宅小区调研报告 ——90年代初居住小区的现状 调研目的: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了解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和内容,熟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调研对象:合肥南园社区 调研时间:2010年 3月 提纲:一、区位和周边环境 二、道路系统 三、出入口设置 四、环境设计 五、建筑形态 六、公共设施 七、停车系统 八、总结 内容: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它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工程技术范畴,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心理,行为等领域。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空间是城市的延续。它的存在一点也离不开其所在的城市,而又是人们居住的主体。因此,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原则上,切实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问题。 之所以选择南园社区居住小区作为调研对象之一,是考虑到在现今各种花园式小区越来越泛滥的城市环境内寻找到这样一个建设年代相对较早并且仍然保持着很高居住人气的小区来进行调研可能会给我们一些特别的收获。 一、区位和周边环境 (南园社区平面图) (南园社区地理位置) 南园社区位于合肥市宿松路,建成于 1992 年,是合肥第一个以富人为目标群体建设的小区。由南苑新村与金安花园、金水花园三个住宅小区组成,占地20 公顷,入住居民3200 多户,11000 余人。南园社区是合肥建设规范、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虽然建设年代较早,但住宅建筑质量以及小区内各项生活设施依然保存较好。其中,南园新村曾获得“全国城市住宅建设试点银版奖”。 小区的周边环境影响着小区的生活质量,与南园社区相隔宿松路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带动小区的教育氛围。南园社区内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很多周边住户都把小孩送到这边上学,还有许多在此租房带孩子上学的。据了解,南园社区租房率达到 50%。 二、道路系统 居住区要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环境,而道路的规划设计则影响着居民出行的方便与安全,道路系统是小区的骨干。道路系统应当主次分明,交通体系人性化,尽量做到人车分流。 南园社区内部道路总体分四个等级:小区主要道路、小区次要道路、宅前路以及步行路。组织方式为:主要道路贯穿小区,将各个组团连接起来;次要道路组团组织内部交通,由宅前路和步行路串联每个单元。另外,小区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