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_第1页
1/23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_第2页
2/23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_第3页
3/23
1 2012 年 2—5 月《古代汉语》课件内容 董 志翘 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 一、什么叫词类活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份也往往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例如,“手“是名词,通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这是古今一致的;但在“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这一特定的语言结构里,“手”却带上了宾语充当了句子的谓语,具有了动词的一般特点,执行了动词的基本职能,即由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词的活用与兼类: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比例的词是兼属两类或三类的,你怎样分类都难于避免。” 油:打一斤油(名) 油门窗(动) 这家伙真油(形) 计: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益: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韩愈《师说》) 这都是兼类,不是活用(活用属临时变用)但是活用与兼类又有联系,当一种活用经常化、约定俗成、被认可,就变成了兼类。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义的变化比较特殊,只是偶然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变……‘别这么近视眼’里面的‘近视眼’也是临时活用作动词。这种活用如果经常化了,就成了词类转变。例如‘别废话’里面的‘废话’就应算是正式动词。” 先秦5 部典籍调查结果(《尚书》《左传》《论语》《孟子》《韩非子》): 将:动(89%);名(11%) 友:动( 62%);名(38%) 鼓:动(58%);名(42%) 衣:动(55%);名(45%) 怪:动(67%);形(16·5%); 名(16·5%) 尊:动(57%);形(43%) 耻:动(50%);名(形)(50%) 甘:动(53%);形(47%) 苦:动(59%);形(41%) 从以上统计看,这些词都是兼类词。那么为什么会说它们是活用呢?这是从现代眼光去看的。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词临时的活用可以发展成兼类,而有些兼类词的某一用法在历史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