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概论资料整理 第一章 概述 1.印刷术发明的几个重要转折点? 答:萌芽:“印章”和“拓石”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是印刷术发明的萌芽。 诞生: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唐朝初年)。 发展:毕昇的活字版印刷(泥活字) 王祯木活字 传播:公元7 世纪开始,印刷术从中国向外传播。 进一步发展:德国人谷登堡的铅合金活字排版印刷 1845年,德国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 2.传统印刷有几种要素?各要素在印刷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原稿:原稿是制版、印刷的基础,原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印版:印版时用于传递油墨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信息的载体。 油墨: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承印物:承印物是指接受油墨或其他黏附性色料后能形成所需要印刷品的各种材料。 印刷机械:印刷机械是指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3.原稿大致可分为几种?它们各有何特征? 答:①反射原稿,以不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 ②反射线条原稿,以不透明材料为载体,由黑白或彩色线条组成图文信息的原稿 ③照相反射线条原稿,以不透明感光材料为载体的线条原稿 ④绘制反射线条原稿,以不透明的可绘画材料为载体,由手工或机械绘(印)制的线条原稿 ⑤反射连续调原稿,以不透明材料为载体,色调值呈连续渐变的原稿 ⑥照相反射连续调原稿,以不透明的可绘画材料为载体,由手工或机械绘(印)制的连续调原稿 ⑦实物原稿,复制技术中以实物作为复制对象的总和 ⑧透射原稿,以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 ⑨电子原稿,以电子媒体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 4.印版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版面的特征和传递油墨的方式方法:凸版、平版、凹版、孔版。 按制版材料:金属版和非金属版 ①凸版,印版上的空白部分凹下,图文部分凸起并且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高低差别悬殊。 ②平版,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差,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 ③凹版,印版上图文部分凹陷下去,空白部分凸起来并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版面的结构形式和凸版相反。 ④孔版,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可以用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的孔洞组成,而空白部分则不能透过油墨。 5.印刷工业有何特点? 答:①大众性 ②政治性 ③严肃性 ④机密性 ⑤工业性 ⑥科学性 ⑦技术性 ⑧艺术性 6.从不同的角度对印刷分类。 答:印刷有直接印刷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