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肇于自然(汉·蔡邕)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灌)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灌)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灌)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字怕练,马怕骑 ●字无百日功 ●拳要打,字要练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论)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灌)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灌)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愈) 书法名人名语(节选) 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项穆: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王羲之: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颜真卿: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张怀瑾: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