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学生一旦厌学,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学生还常伴有品行问题,严重的会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要让学生摆脱厌学障碍,教师就必须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心理、教育上去疏导,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智力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 本人认为小学生厌学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孩子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影响因素。下面我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来探讨一下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分析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 目前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厌学心理表现,而这些厌学心理又主要反映在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上。 1、思想上厌学心理表现。到学校学知识,接受老师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可厌学的学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学习当成是求知的课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烦恼、负担和精神压力。他本不愿意学习,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强去应付学习,即使人在教室,却心不在焉。这种思想上有厌学心理障碍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到较多知识的。 2、行动上厌学心理表现。思想上的厌学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厌学,而行动上的厌学则主要表现在“懒惰”上。我曾对我任教的三(1)班做过调查:我班 55 人当中,厌学、懒惰的学生占 24%之多。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当老师讲课时他没兴趣听,不是在跟别人小声讲话就是在做小动作;当老师向他提问时,他什么也回答不上来;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要么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推诿和拖延,实在推诿不了的就敷衍一下。有的把字写的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而且添字、漏字、错字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有的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 二、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1、社会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 当前,社会的不良风气走进了校园。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谁的爸爸是高官、是大老板,谁的家里有小骄车、住豪华住宅,有虚荣心、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就会消极对待学习。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也有些农村家长认为知识不重要,知识够用就可以了,认为社会上一些大老板没文化,照样赚大钱;有些博士生,也不过当个工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