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烽火不息 ——参观息烽集中营社会实践报告 姓 名 院(系、部) 专 业 年级、 班级 学 号 成 绩 指 导 老 师 联 系 电 话 贵阳医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1 烽火不息 ——参观息烽集中营社会实践报告 2010 年 3 月 13 日,我参加了贵阳医学院参观息烽集中营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早上九点,我们全体 160 名学生还有 8 位教师乘坐大巴车赶往息烽集中营,我们第四组 42 人乘坐 4 号车。 一上车大家都很兴奋,这样的机会难得。汽车一出城,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农家果园里面盛开的桃花,田里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在田间还能看到忙做的农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十一点我们到达了息烽集中营,走进纪念馆广场首先看到的就是雕塑《忠魂曲》,一股革命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和革命者的艰辛。作为第四组的学生负责人,清点我们小组人数之后,在老 师的带 领 下 跟 随 解 说 员 开始 了我们的参观。 【 此 处 为集体照 片一张 】 ( 因 涉 及 本 人和社会实践其 他 成 员 肖 像 故 删 除 ) 贵阳医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2 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息烽集中营距贵阳64 公里,地处息烽县城南 6 公里处的阳郎坝猫洞,又称“猫洞集中营”。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一所用以关押共产党人、抗日志士、进步和爱国学者、爱国人士的秘密监狱,是当时军统所设的三所秘密监狱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等级最高的一所监狱。蒋介石之所以选址在息烽,有取熄灭烽火之意。蒋介石不愿意放弃独裁和法西斯统治的立场,总想压制人民革命斗争,扑灭民族抗日烽火。当时军统内部称为“新监”,对外则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监房称“斋”,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9 栋52 间。 走到门口就是一大块牌匾,书写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这 是国民党反 动派 为自 己 罪 恶 做 遮 掩 的一块布 。迈 步走进集中营,又是四 块书写 “抬 起 头 来 ”的牌子 ,方一走进集中营就看 到了 ,这 是集中营为了 让 关押人员认 清 所谓 的“形 势 ”,屈 服 于 反 动 派 。下 面 还 停 着 以前 集中营使 用的汽 车 跟 摩 托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