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双模分频技术的原理

双模分频技术的原理_第1页
1/7
双模分频技术的原理_第2页
2/7
双模分频技术的原理_第3页
3/7
4 双模分频技术的原理 M/M+1 分频器在频率合成器中很常用,它有两种工作模式,即M 次分频模式和M+1次分频模式,具体模式可由控制端决定。当控制端为0 时,预置数为输入数据的补码,即为 M 分频;当控制端为1 时,预置数为输入数据的反码,即为M+1 分频。图5 所示是双模分频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图中,外部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为fVCO,晶振的输出频率为fOSC; 14 位可编程参考计数器的分频比R 为 6~ 16383; 11 位可编程计数器的分频比N 为 16~ 2047, 7 位吸收计数器的分频比A 为 0~ 127, A 应小于N;相位比较器的两路输入信号分别为fr 和 fp,双模前置分频器分频比P 为 64/65 或 128/129。双模分频器的输出可同时驱动两个可编程分频器,分别预置为N、 A,并进行减法计数。在÷N 计数器未计数到0 时,模式控制为高电平,双模分频器的输出频率为fVCO/(p+I)。当输入 A×( p+1)周期后,÷A 分频器计数到0,此时模式控制电平将变为低电平,同时÷N 分频器还存在N-A,因此,必须N>A。这样,受模式控制低电平控制,双模分频器的输出频率为 fvco/p。再经过(N-A) ×p 个周期,÷N 计数器也计数到0,此时两计数器重赋预置值N、A,同时PD 输出比相脉冲,并将模式控制信号恢复到高电平。在一个完整的周期中,输入的周期数(即总分频比)为: NT=A×( P+1) +( N-A) ×P=P×N+A 所以:fp=fvco/[(P×N)+A] fr=fosc/R 当相位锁定时: fr=fp,即 fvco=[(P×N)+A]fosc/R。 FC 引脚用于改变相位比较器的相位特性。根据FC 脚的输入电平,可将内部积分器的输出电平(Do 端)特性和相位比较器的输出电平(φR、 φP)求反。此外,FC 还控制着相位比较器监测端(fout)的输出电平。 5 应用电路 MB15A02 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6 所示。该电路是一个由微机控制的UFH 移动无线电话信道的频率合成器,其工作频率为450MHz, fr=25kHz。由图可见,MB15A02 的外围电路非常简单。电路中可设置环路总分频比为NT=NP+A=17733~ 17758,其中P=64, N=277, A=5~ 30。由于fvco/NT=fp=fr=fosc/R,所以,输出频率(VCO 输出)应为:fvco=fr×NT=443.325~ 443.950MHz,步进25kHz。 在图6 中,R 值可根据选定的参考晶振频率来确定。C1、 C2 值取决于晶振频率。应当说明的是:MB15A02 的 LE、 FC 端内部有上拉电阻器。当采用外部积分器时,Vp 端连接到 Vcc 端。当LD 为高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双模分频技术的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