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年龄特征: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图式: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他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 世代效应:又称“代群效应”、“群体效应”、“同层人效应”,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即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 巴宾斯基反射:胎儿脚底受触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这个反射活动直到婴儿出生六个月后才消失。 摩罗反射:又称搂抱反射、惊跳反射。当胎儿或新生儿突然受到了强声刺激及新生儿感到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时,会先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前胸,作佝偻状。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反应速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婴儿在习惯化形成后,若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指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客体永久: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他依然存在于某个地方,我们将儿童的这种认识能力叫做客体永久。 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观点来理解他人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须的认知技能。 假想观众:是青少年“生长爆发期”特有的心理,他们认为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