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述题 1 、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2 0 世纪4 0 年代末至6 0 年代初为第一阶段,6 0 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曾有三种主要看法:第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二,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这三方面十分强调,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后来被称为“唯资本论”或“ 资本第一主义”和“唯计划论”或“计划第一主义”。 在形成发展中国家的初期,一般重视物质资本的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是很自然的。 如果把上述三个侧重点综合起来,这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具有下述的一些特点: ⑴结构主义的影响。结构主义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具有结构上的特点,如刚性、滞后、短缺、过剩、低供求弹性等等,应当以动态的观点,从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中,去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不应当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而应当发挥国家干预的作用,进行结构改革,有计划地对资本积累和工业建设作出安排。 ⑵反单一经济学传统的倾向。 ⑶自认为经济发展理论是“宏大的理论”,这些理论连同以此为依据的政策建议,可以适用于一切发展中国家。 ⑷内向发展战略倾向。 ⑸反新古典主义的基调。 6 0 年代初期,特别是 6 0 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和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所设想的结果不相一致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发展经济学家不得不对5 0 年代以来的理论和政策重新评价,在许多方面作出重大修正和转变。这些修正和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对经济计划化的得失重新评估。 ⑵重新对市场作用作出评估。 ⑶对农业的偏见得到了纠正。 ⑷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重新得到强调。 ⑸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兴起。 综上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在基本思路、问题论证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不同之处。归纳到一点,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比较注意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的特点,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统一体系,提出了不少特殊理论。第二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则在许多问题的分析中恢复了新古典主义的观点,并扩大了新古典主义的应用,无论在计划化的批评上、市场作用的重估上、农业重要性的强调上、国际贸易的在认识上,还是在社会项目评估的研究上,都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