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 《叠加定理》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基础》第三章第三节。叠加定理是在学生学了基尔霍夫定律后,又一个解决复杂电路的方法,它主要介绍了线性电路中多个电源作用下支路电流或电压求解方法。为线性电路的分析提供理论根据,反映线性电路的可加性,为后续学习非正弦交流电路奠定基础。 2 、课时安排:根据职教特点,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叠加定理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3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能够运用叠加定理对一般的复杂电路进行分析”,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学生掌握叠加定理的基本内容. 2、使学生学会用叠加定理求解复杂电路中的支路电流,能运用仪器测量电流。 3、培养学生应当应用叠加和分解的思想方法,即把复杂变简单,把多元变单元,以此为桥梁,最终了解复杂的事物。 3 、 教学重点、难点 叠加定理是分析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而分析的过程中定量计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叠加定理的应用。 在求解原命题支路电流时,定理提到“电流的代数和”,这就意味有电流或电压的方向问题,而中职学生在学习简单直流电路理论时,对方向的判断比较欠缺,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电流正负的分析。 二、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演示实验法,引导发现法和讲解法为主体方法,辅以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相配合。实验法能够使学生对电工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便于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所以我以演示实验做为进入课题的切入点,以提供研究对象,激发学生 2 兴趣。引导发现法用以引导、启发学生发现所测数据之间有何联系,去探求实验表象背后的实质(实质就是电流的叠加),顺理成章地抽象出叠加定理的内容。另外讲解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通过讲解例题归纳出求解支路电流的步骤和电流正负号的取值方法。既可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又能渗透化整为零的化归思想。 三、 学法指导 中等职业教育必树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故本课以课堂演示实验导入,变抽象为形象,学生分组讨论、主动思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