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充 电 池 的 充 电 原 理 介绍1 电 池 的 定义如果电 池 仅定义为能量储存系统,则其有可 能包括飞轮和时钟发条等元件。在现代技术中电 池 的 更精确定义为:能够产生电 能的 便携、独立化学系统。 一次电 池 ,又叫不可 充 电池 或原 电 池 ,从电 池 单向化学反应中产生电 能。原 电 池 放电 导致电 池 化学成分永久和不可 逆的 改变。但可 充 电 池 ,又叫二次电 池 ,可 在应用中放电 ,也可 由充 电 器充 电 。所以,二次电池 储存能量,而不是产生能量。 充 电 和放电 电 流(安培)通常用电 池 额定容量的 倍数表示,叫做充 电 速率(C-rate)。例如,对于额定为1安时(Ah)的 电 池 ,C/10的 放电 电 流等于1Ah/10=100mA。电 池 的 额定容量(Ah或 mAh)是电 池 在特定的 条件下完全放电 所能储存(产生)的 电 能。因此,电 池 的 总能量等于容量乘以电 池 电 压,单位为瓦时。2 电 池 性能的 测试电 池 的 化学成分和设计共同限制了输出电 流。若没有实际因素限制性能,电 池 瞬时可 以输出无穷大电 流。限制电 池 输出电 流的 主要因素是基本化学反应速率、电 池 设计,以及进行化学反应的 区域。某些电 池 本身具有产生大电 流的 能力。如镍镉电 池 短路电 流可 大到足以融化金属和引起火灾。其它一些电 池 只能产生弱电 流。电 池 中所有化学和机械总效应可 用一个数学因数表示,即等效内阻。降低内阻可 获得更大电 流。 没有电 池 能永久储存能量。电 池不可 避免要进行化学反应并缓慢退化,导致储存电 量减少。电 池 容量与重量(或体积)之比称为电 池 的 能量密度。高能量密度意味着在给定体积和重量的 电 池 中可 存储更多能量。下表给出了个人电 脑和蜂窝电 话中可 充 电 池 的 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其额定电 压和能量密度(以瓦时每千克,或 Wh/Kg表示)。表1.常用可充电电池化学成分的能量密度表2.常用可充电电池化学成分的特性若一次和二次电池都能达到同样目的,为什么不总是选择二次电池呢?原因是二次电池有以下缺点:a实际中,所有二次电池能量都会因自放电较快的损失b二次电池使用前必需充电3电池充电一个新的可充电电池或电池组 (一个电池组中有几个电池)不能保证已充满电。事实上它们很可能已被完全放电。因此,首先要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与化学成分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