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致云雀》——一曲追求自由的青春礼赞学习任务单课稈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020QJ10YWTB005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致云雀》曲追求自由的青春礼赞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 年 8 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通过《致云雀》三个版本的比较阅读,领会这首诗中意象内涵的明确性,诗人抒情的浓烈性,以及抒情时丰富的想象力。2•通过对“云雀”意象内涵的深入思考以及追因,体会 19 世纪浪漫主义的艺术主张,以及这种艺术主张背后的青春价值。课前学习任务阅读郭沫若翻译的《致云雀》和查良铮翻译的《致云雀》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自读这首诗,并根据早节,简单梳理下这首诗中“云雀”意象的特点。根据郭沫若、查良铮、江枫三位译者的不同译本,尝试思考哪个译本的翻译最具想象力,哪个译本中的意象内涵最明确,哪个译本抒发的情感最浓烈。没有标准答案,也不要求理由和证据极其严谨、充分,只要能够在比较中对文本深入思考,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2/10【学习任务二】《致云雀》这首诗跟我们以前读的诗都不太一样,它的想象力更丰富,意象的特征更多样,意象的内涵更为明确,抒发的情感更为直接而强烈。这些特点,在我们中国的古诗中非常少见,那么为什么《致云雀》会有这种不同呢?推荐的学习资源1.云鸟曲雪莱著郭沫若译欢乐之灵乎!汝非禽羽族,远自天之郊,倾泻汝胸膈,涓涓如流泉,毫不费思索。咼飞复咼飞,汝自地飞上;宛如一火云,振翮泛寥苍,歌唱以翱翔,翱翔复歌唱。3/10旭 日 犹 未升,灿云罩东曙,金 色 光 辉中,汝已浮驰住;欢 悦 之 初生,无影复无迹。在 汝 之 周遭,晨光融嫩紫;宛 如 昼 时星,渺不见汝影。汝 影 不 可见,惟闻浏亮声。声 如 晓 日轮,银箭之尖锐,曙 白 澄 空中,烈光渐消微,看到不分明,可感其所在。遍 地 与 寰空,为汝声音满,宛 如 夜 皎洁,月自孤云泛,皓 皓 舒 明波,天空为汛滥。汝名吾不知;汝竟何所似?灿 雨 落 虹霓,无汝声之媚,汝 歌 何 幽飏,散洒音之雨。宛 如 一 诗人,藏在智光里,灵 感 自 天来,旷渺颂歌起,欢 恐 意 外生,世人为悲喜;宛 如 一 闺秀,藏在金屋里,幽 夜 怀 所欢,肠断魂难慰,独 自 抚 鸣琴,芳情漾幽阃;又 如 金 色萤,藏在露涧里,4/10闪闪耀幽光,散点花草上,花草障明萤,萤身不可见;又如玫瑰花,藏在碧叶里,暖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