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司法考试刑法事考试试题 本卷共分为2 大题50 小题,作答时间为180 分钟,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 5 题,每题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B ) A. 镰刀和斧头 B. 谷穗和齿轮 C. 麦穗和长城 D. 谷穗和车轮 2.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我国宪法列举的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A )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患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3.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 ( )。 A .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实际审批 B .不予批准 C .予以批准 D.以上都不对 4.邹某因贪污公款被逮捕,在羁押审讯期间,邹某主动交代了自己索贿的犯罪事实。对邹某的交代行为应当认定为()。 A.坦白 B.自首 C.立功 D.自首并立功 5. 变更,必须采用( )形式。 A.公证 B.诉讼 C.仲裁 D.重立遗嘱 6. 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罚款或者( )。 A、15 以下拘留 B、10 以下拘留 C、停产整顿 D、行政处分 7. 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行政处罚。 A.行政强制措施 B.刑事拘留 C.关押 D.逮捕 513.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与因公致残的( )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 A.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现役军人 C.退役军人 D.其他公民 8.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 ) A.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9.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A.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和单位 B.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和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 D.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或单位及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或单位 10.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由()设定。 A、法律 B、司法解释 C、部委规章 D、地方性法规 11. 根据监狱法的规定,行刑法律监督的机关是()。 A、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狱; 12. 邱某因有外遇而向其妻王某提出离婚,在遭到妻子拒绝后,邱某经常找妻子的茬,对妻子进行侮辱、殴打。2003 年 7 月 6 日傍晚,邱某再次对妻子王某实施暴力,将王某打得跪地求饶,说:“老是被你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