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猎人笔记》考点梳理及练习题汇总! 名著《猎人笔记》导读及练习 名著简介《猎人笔记》(屠格涅夫著随笔集)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最初发表的为21 个短篇小故事;1852年出单行本时,增加一篇(《两地主》);到1880 年作者自己编辑文集时.又收进2 篇——《车轮的响声》和《活骷髅》,共 25 篇。 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1847 年~1851 年,屠格涅夫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 内容简介 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表达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拉屠格涅夫莎》《地主》等)。1847~1852 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 年)、《贵族之家》(1859 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 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 年)和《处女地》(1877 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 贵 族 自 由 主 义 者 , 批 评 不 彻 底 的 民 粹 派 , 但 流 露 悲 观 情 绪 。 此 外 , 还 写有 剧 本 《 村 居 一 月 》 和 散 文 诗 等 。 创 作 背 景 《 猎 人 笔 记 》 是19 世 纪40 年 代 末50 年 代 初 问 世 的 。 这 时 正 是 俄 国 解放 运 动 从 贵 族 革 命 向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过 渡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