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发布时间:2 0 0 9 -1 0 -2 9 点击率:1 5 9 纵观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是管理上的一个革命性飞跃,但是任何管理理念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和一劳永逸的。正是由于单一的“刚性管理”已经暴露出了很多弊端,不能再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因此,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便呼之欲出了。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这种管理模式主要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我们之所以说柔性管理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主要还是基于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的现状。 首先,员工的创造性需要通过柔性管理来激发。在工业社会,主要财富来源于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财富则来源于知识。知识根据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后者则指员工的创造性知识、思想的体现。显性知识人所共知,而隐性知识只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难以掌握和控制。要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企业,实现“知识共享”,单靠“刚性管理”不行,必须通过“柔性管理”。 其次,外部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实行柔性管理。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外部环境的易变性与复杂性一方面要求战略决策者必须整合各类专业人员的智慧,另一方面又要求战略决策的出台必须迅速。这就意味着必须打破传统的部门分工的界限,实现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而不必层层请示。因而仅仅靠规章制度难以有效地管理该类组织,而只有通过“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和环境,才能迅速准确做出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柔性生产决定了柔性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满足“个性消费者”的需要,对内赋予每个员工以责任,才是当代生产经营的必然趋势。知识型企业生产组织上的这种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管理模式上来,导致管理模式的转化,也使得“柔性管理”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本书摘自朴珏的《总经理柔性管理术》一书 从“制度”到“人性”的转变 发布时间:2 0 0 9 -1 0 -2 9 点击率:1 3 6 “柔性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