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建设创新型城市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提出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特别是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政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进一步优化,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需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我市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1、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新发展。目前全市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相继涌现,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企业已近200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8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连续三年净增3个百分点以上。今年1-9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37.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84%。2、构建创新创业联合体,产学研进一步深化。一是创新平台有了新突破,产学研资政合作有了新提升。今年我市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同时省发改委批准在我市建立“XX省功能糖工程研究中心”和“XX省大豆生物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至此全市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2家和8家,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家和20家。同时保龄宝有限公司和禹王有限公司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二是积极推动创新服务机构的运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化。20*年XX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筹)在*学院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有了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举办了“两院”院士*行暨产学研合作恳谈会,分别与省科技厅、山东大学等20个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已成功孵化点石科技、财富软件等10余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逐渐形成了“政府支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机制。3、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新提高。“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第1页共5页“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X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省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70余项。完成重大科技成果110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先进水平的59项,国内领先水平的575项;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发展到28家。20*年上半年我市专利申请370件,专利授权217件,同比增长63.16%,增幅列全省第4位。截止上半年,我市累计专利申请达到5018件,突破5000件大关,授权2717件。我市专利申请连续13年、专利授权连续7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专利申请突破第一个1000件用了13年多的时间,而突破第五个1000件只用了13个月的时间;目前我市所属的13个县市区中已有9个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全市已取得了17个中国驰名商标、20个中国名牌产品、85个XX省著名商标、74个山东名牌产品、39件*知名商标的品牌体系。二、我市企业自主创新存在问题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十五”期间我市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比全省平均低近6个百分点。2006年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是523件和299件,专利申请同比增长10.34%,低于全省平均增长幅度22.43个百分点,增幅全省排名第15位;专利授权同比增长45.85%,低于全省平均增长幅度2.5个百分点,增幅全省排名第11位。相比之下,同样在2006年XX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15件和5728件。可以看出我市虽然近两年有所进步,但是省内总体排名靠后,与全国较先进城市相比差距更大。2、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明确,创新机制不灵活。我市个别企业改革的主动性差,没有真正认识到深化企业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性;部分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长期打算;个别企业由于企业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就削弱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意识,同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大,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较强,造成创新机制不灵活。产学研资政结合机制有待完善,途径有待畅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能力微弱,退出、回报机制不够健全,科技创新创业环境需要优化。3、产业发展上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未能真正换来核心技术。近年来,我市部分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相关行业第2页共5页国内外先进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