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常见缺陷及处理 1 流挂、垂流与流痕 (1 )原因 溶剂挥发缓慢。 涂的过厚,如重枪处。 喷涂距离过近,喷涂角度不当 涂料粘度过低。 几乎不换气,周围空气中溶剂蒸气含量高。 气温过低 涂料中含有比重大的颜料,在涂基中分散不良的色漆。 在旧漆膜上(特别是在有光的漆膜上)涂布新漆时也易产生流痕。 (2 )预防措施 溶剂选配适当。 对常规涂料一次涂布的厚度控制在2 0 -2 5 微米为宜。为了要获得较厚的涂层,对于热固性涂料可采用“湿碰湿”工艺,或选用高固体分涂料。 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控制喷涂距离为喷涂大工件 2 5 -3 0 厘米,喷小件 1 5 -2 0厘米,并与物面平行移动。 严格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如硝基漆的喷涂粘度为1 8 -2 6 秒,烤漆2 0 -3 0 秒。 适当换气,气温保持在1 0 ℃以上。 添加阻垂剂来防止流痕缺陷,有较好的效果。 在旧涂层上涂新漆前先打磨一下。 2 粗粒、疙瘩 (1 )在干漆膜上产生突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通常大的称为疙瘩,小的称为痱子,有的呈极微细的(针尖状的)颗粒分布,且影响光泽。 (2 )原因 周围空气不清洁,涂装室内有灰尘。 涂料未很好过滤。 易沉淀的涂料未很好搅拌。 涂料变质 漆皮被搅碎,混杂在漆中。 闪光金属色面漆的漆基对铝粉粒子分散不良。 (3 )防止措施 涂装室的除尘要充分,确保周围空气和环境整洁。 被涂面应充分吹净和用粘灰抹布擦净。 涂料应仔细过滤,充分搅匀。 3 、露底、遮盖不良 (1 )、原因 涂料的遮盖力不足,含颜料少,使用了透明性的颜料。 涂料搅拌混合不充分,沉淀未搅起。 涂布不仔细。 涂料粘度稀,涂得过薄。 底漆和面漆的颜色相差过大。 (2 )、预防措施 选用遮盖力强的涂料,增加颜料用量,使用遮盖力强的颜料 把桶底充分搅起。 仔细涂布,注意施工粘度。 使下一层漆膜的颜色与面漆的颜色相近似。 4 、咬起 漆面漆后出现下涂层被咬脱离,多呈绉纹胀起的现象。 (1 )原因 涂层未干透就涂下一道漆。 面漆的溶剂能溶胀底漆。 涂得过厚。 (2 )预防措施 底涂层应干透,再涂面漆。或溶剂挥发后即涂面漆。 面漆采用溶解力弱的溶剂。 为防止咬起,第一道应涂薄薄的一层,待稍干后再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