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的麻醉 导言 嗜铬细胞瘤由嗜铬细胞所形成, 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10%可发生于其它含有嗜铬细胞的组织,如交感神经节均有可能发生,异位的嗜铬细胞瘤还可出现在肠系膜下静脉、膀胱等部位。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是嗜铬细胞瘤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肿瘤可持续或间断合成和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可比体内正常水平高 20-50 倍,甚至高达 100 倍,由此可产生与此有关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以心血管系病理改变为主。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1/3)或持续性(2/3)高血压,多汗、头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阵发性苍白,基础代谢率增高,多伴有体温升高,有些患者伴有高血糖和尿糖(+)以及儿茶酚胺型心肌病。长期恶性高血压可继发心肌劳损、冠状血管供血不足、肾功能障碍、视 网 膜炎 、糖尿病等。手术中 的精 神紧 张 、创 伤刺 激 、肿瘤部位的挤 压等均可诱 发儿茶酚胺的释 放 ,出现严 重 高血压危 象 ,甚或心力 衰 竭 、脑 出血等,而 一旦 肿瘤血流 完 全 阻 断后 又 会 出现完 全 相 反 的结 果 ,这 是由于儿茶酚胺急 剧 下降 的原 因 ,表现为严 重低 血压等循 环 紊 乱 。循 环 功能表现的这 种 急 剧 变化是麻醉与手术危 险性的根 本原 因 ,因 而 明 确 术前 诊 断,术前 准 备 充 分,术中 严 密 监 测 ,尽 可能抑 制 儿茶酚胺的释 放 ,并 控 制 血流 动 力 学 改变是嗜铬细胞瘤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 2 嗜铬细胞瘤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嗜铬细胞瘤以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为主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者可能肿瘤分泌的激素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主,如高血压较轻而代谢方面改变较显著,如糖尿、基础代谢率较高、低热等症状,则以肾上腺素为主。高血压发作约 1/3 为阵发性,约 2/3 为持续性。以分泌去甲肾上腺为主表现以高血压为主的肿瘤处理相对简单;而对于肾上腺素为主表现有代谢功能紊乱者处理则相对较复杂。 1、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的特点是阵发性不稳定性高血压。肾上腺髓质如同巨大的交感神经末梢,平时释放正常量儿茶酚胺进入血液,作用于全身器官的相应受体。一旦转为肿瘤,肿瘤持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促使交感神经经常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由此可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征象。如果肿瘤以释放肾上腺素为主者,征象有血压升高、脉压宏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及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