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突变提高形成 γ-环糊精选择性的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环糊精选择性较差,无法有效地分离混杂的结构类似的大分子,因此,讨论如何提高环糊精的选择性已成为科学工作者的讨论热点之一。近年来,讨论表明,通过提高环糊精的立体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其选择性。二、讨论目的本讨论旨在通过对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的突变,提高形成 γ-环糊精的选择性,为环糊精选择性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三、讨论内容1.构建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突变的七种模型,在这七种模型中,分别对存在不同突变位点的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进行频率较高的突变。2.利用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上述七种模型 γ-环糊精的形成机制,比较各模型间不同的双氢键网络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3.在各模型的外界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模拟 γ-环糊精与各类大分子间的作用,比较各模型形成 γ-环糊精的选择性。四、讨论意义本文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环糊精选择性提高方法,即通过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的突变提高 γ-环糊精的选择性。这种方法不仅为环糊精选择性提高的讨论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有望实现对类似结构大分子的有效分离。五、讨论进度安排1. 讨论设计和理论计算模型的构建(1 个月)2. 突变位点的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构建(2 个月)3. 突变后的模型的能量验证(2 个月)4. 统计分析突变前后 γ-环糊精的形成热力学参数和双氢键网络(2个月)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 模拟 γ-环糊精与不同大分子的相互作用(2 个月)6. 论文撰写及提交(1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