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 5 章 金属的塑性§5. 1 金属的塑性金属塑性加工是以塑性为前提,在外力作用下进行的。从金属塑性加工的角度出发,人们总是希望金属具有高的塑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出现了许多低塑性、高强度的新材料需要进行塑性变形。因此,讨论提高金属的塑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5. 1. 1 塑性的基本概念所谓塑性,是指固体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因此,塑性反映了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塑性的好坏或大小,可用金属在破坏前产生的最大变形程度来表示,并称其为“塑性极限”或“塑性指标”。人们有时会把金属的塑性与柔软性混淆起来,其实它们是有严格区别的两种概念,前者是指金属的流动性能,指是否易于变形而言,后者则是指金属抵抗变形的能力,是指变形量的大小而言,即塑性好的金属不一定易于变形,因此变形抗力不一样,如铜的塑性好,并不像铅那样易于变形,因为铜的变形抗力较高。而铅的柔软性,主要不是指它的塑性好,而是指它变形抗力很小。所有的金属在高温下变形抗力都很小,可以说具有很好的柔软性,但绝对不能肯定它们必定有良好的塑性。因为温度过高往往使其产生过热或过烧,在变形时,就容易产生裂纹,即塑性变坯。可见,金属的塑性与柔软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讨论金属塑性的目的是为了探究金属塑性的变化规律,寻求改善金属塑性的途径,以便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确定最适宜的工艺制度,为提高产品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5. 1. 2 塑性指标及其测量方法1.塑性指标为了便于比较各种材料的塑性性能和确定每种材料在一定变形条件下的加工性能,需要有一种度量指标,这种指标称为塑性指标,即金属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允许的极限变形量。由于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很多,所以很难采纳一种通用指标来描述。目前人们大量使用的仍是那些在某特定的变形条件下所测出的塑性指标。如拉伸试验时的断面收缩率及延伸率,冲击试验所得之冲击韧性;镦粗或压缩实验时,第一条裂纹出现前的高向压缩率(最大压缩率);扭转实验时出现破坏前的扭转角(或扭转数);弯曲实验试样破坏前的弯曲角度等等。2.塑性指标的测量方法(1)拉伸试验法用拉伸试验法可测出破断时最大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和的数值由下式确定:δ= Lh−L0L0×100% (5-1)ψ=F0−FhF0×100% (5-2)式中:L0——拉伸试样原始标距长度;Lh——拉伸试样破断后标距间的长度;F0——拉伸试样原始断面积;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