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前言】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常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在这一讲,我们着重讨论一下动态几何问题的解法, 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例 1】(2024,密云,一模)如图,在梯形中,,,,,梯形的高为.动点从点出发沿线段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运动;动点同时从点出发沿线段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1)当时,求的值;(2)试探究:为何值时,为等腰三角形.【思路分析 1】本题作为密云卷压轴题,自然有一定难度,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动点,很多同学看到可能就会无从下手。但是解决动点问题,首先就是要找谁在动,谁没在动,通过分析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求解。对于大多数题目来说,都有一个由动转静的瞬间,就本题而言,M,N 是在动,意味着 BM,MC以及 DN,NC 都是变化的。但是我们发现,和这些动态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 DC,BC 长度都是给定的,而且动态条件之间也是有关系的。所以当题中设定 MN//AB 时,就变成了一个静止问题。由此,从这些条件出发,列出方程,自然得出结果。【解析】解:(1)由题意知,当、运动到秒时,如图①,过作交于点,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根据第一讲我们说梯形内辅助线的常用做法,成功将 MN 放在三角形内,将动态问题转化成平行时候的静态问题)∴. (这个比例关系就是将静态与动态联系起来的关键) ∴.解得.【思路分析 2】第二问失分也是最严重的,很多同学看到等腰三角形,理所当然以为是 MN=NC 即可,于是就漏掉了 MN=MC,MC=CN 这两种情况。在中考中假如在动态问题当中碰见等腰三角形,一定不要忘记分类讨论的思想,两腰一底一个都不能少。具体分类以后,就成为了较为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于是可以轻松求解【解析】(2)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 当时,如图②作交于,则有即.(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高也是底边中线的性质) ,∴,∴,解得.ABCDADBC∥3AD 5DC 10BC DNCMBAMNAB∥MNC△DEAB∥ABEDABMCNEDABDE∥ABMN∥DEMN∥MCNCECCD1021035tt5017t MNNCNF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