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_第1页
1/10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_第2页
2/10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_第3页
3/10
THEROADAHEAD北京龙*出脳壮'萋;比尔•盖茨苦万物互联—物联网》一、物联网起源1、1991 年,英国剑桥的“咖啡壶事件”1991 年,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常常要下楼去看咖啡煮好了没有,但又怕会影响工作,为了解决麻烦,他们编写了一套程序,咖啡壶旁边安装了一个便携式摄像头,利用终端计算机的图像捕捉技术,以 3 帧/秒的速率传递到实验室的计算机上,以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看咖啡是否煮好。1993 年,作为首个 X-Windows 系统案例,“特洛伊咖啡壶服务器”事件还被传到了网上,近 240 万人点击过这个名噪一时的“咖啡壶”网站。这就是物联网最早的雏形。2、1995 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1995 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到了“物联网”的构想,言指“互联网仅仅实现了计算机的联网而没有实现万事万物的互联,虽然现在看来这些预测不太可能实现,甚至有些荒谬,但是我保证这是本严肃的书,而绝不是戏言。十年后我的观点将会得到证实。”3、1998 年,Ashton 与 MIT 自动识别中心真正的“物联网”概念最早由英国工程师 KevinAshton 于 1998 年春在宝洁公司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当时根据美国零售连锁业联盟的估计,美国几大零售业者,一年因为货品管理不良而遭受的损失高达 700 亿美元。KevinAshton 作为宝洁公司前任营销副总裁对此有切身之痛,为避免由于商品太多、查补速度太慢而造成的销售损失,KevinAshton 将RFID 取代现在的商品条形码,使电子标签变成零售商品的绝佳信息发射器,并由此变化出千百种应用与管理方式,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和自动化。在宝洁公司和吉列公司的赞助下,他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共同创立了一个RFID 研究机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Center),他本人出任中心的执行主任。KevinAshton 对物联网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MIT 自动识别中心提出,要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 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SensorNetwork)、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KevinAshton 说:“这是比互联网更大,为公司创造一种使用传感器识别世界各地商品的方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将彻底改变我们以往从生产厂商到顾客,甚至是通过回收产品来跟踪产品的固有模式。事实上,我们创造了物联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