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作者:游荣添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 年第 03 期一、教材分析《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包括两个目。第一个目是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自由的追求。要实现自由的追求,就要珍视自由,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第二个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平等的追求。要实现平等的追求,就要践行平等,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本框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后,学习如何实现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之“心中有法”中的“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我与他人和集体”之“在集体中成长”中的“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依据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等”。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和第三课《公民权利》的学习,学生对自由和平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少数学生不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的法定义务,不珍惜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受教育的神圣权利,欺凌弱小同学,随意旷课、逃学甚至辍学,错误地认为“这是我的自由”。平等也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的理解,对于“特权”“歧视”了解不多。所以,本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观,形成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法治意识。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原则,维护法律尊严。(2)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二)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从法律的视角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能力。(2)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以及与不平等行为作斗争的能力。(三)知识目标了解追求自由平等的主要措施。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依法行使权利,以实际行动维护自由。难点: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反对特权思想。五、资源开发(一)教师方面1.准备法律知识。查阅《义务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相关法律规定。2.准备视频。下载、剪辑视频《领导就是有特权》。3.网上收集滥用言论自由权、特权和歧视现象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