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连线作者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云变化之际弃绝科举。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方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 1901 年赴日本留学。1902 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举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讨论,开始其“独学”阶段。1907 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讨论,著有《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讨论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老自居。1925 年任清华讨论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1927 年 6月,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留下了难解之谜。王国维的学术著作,以史学为最多,文学为最深,文字学为最基本,并涉及其他许多方面。其殷周制度史、宋元戏曲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成就,都是空前的。2.整体感知《人间词话》是清末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力作,也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中国诗话、词话进展史上堪称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判的著述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他脱弃西方理论之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判中。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在体例和格式上,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是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在以往词论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判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它从形式到内容,纯然是中国化的。词论、词品、词史,以“句”品词,就“格”论人,复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