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东西长 103.5 m 南北长 14.5 m,筏板基础厚 0.9 m,砼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 S6,混凝土中掺入 10﹪UEA。设 0.8 米宽后浇带两道,埋置高度距筏板基础底 0.6 m,后浇带混凝土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砼强度等级 C35。混凝土浇筑量约 1270m3,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二、施工准备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1、材料选择(1)水泥:本工程采用为 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 10-20mm,含泥量不大于 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的温升。(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 0.5mm,含泥量不大于 3﹪。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 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4)外加剂:外加剂有减水剂、膨胀剂、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混凝土,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 10﹪以内,采用外掺法,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掺加减水剂、膨胀剂对降低水化热峰值、混凝土的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2、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采用由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2)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3、现场准备工作(1)模板基础底板外侧四周砌筑 240 厚砖墙,砌筑的高度、位置及垂直、平整度要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规定,然后用 1:2 水泥砂浆在砖墙内侧找平,外侧在砼浇筑前应完成回填土。采用聚乙烯丙纶卷材防水,在卷材防水层上抹 1:3 水泥砂浆(至少养护干燥 3d)作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