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培训班讲课提纲崔来宾(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歌唱的目的:凑热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展示自己当大明星、愉悦心情生活方式。、声乐是语言音乐。所以语言很重要,首先要讲好,练好普通话,地方民歌、地域特色音乐除外。、声音的概念,你所追求的,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很重要!什么叫概念?也就是你的审美,这个决定着你自己的品位和格调,有人喜欢赶大集耍堂野的、茂腔、京剧、流行音乐(也分好多种)、民歌(年代的音像店划分种类很清晰,各种民歌光碟)、歌剧。就是你认为好的,你认为对的,这个跟我们所说的人生观、世界观一样,有好多观点,有好多活法,有主流的,也有非主流的,比如音乐,有好多种风格和类型,我们所培训的课程主要是讲得到世界公认科学的欧洲美声唱法(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发展)、我们中国的民族唱法(争议中倾向于“中国唱法”,民族唱法由各地的地方戏和劳动号子、民歌发展演变而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借鉴了美声唱法,使得中国唱法更加丰富更加科学)、主流的流行唱法、传统戏曲唱法的声音概念。大家都知道,声乐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很抽象,完全靠语言和肢体来描述自己唱歌的感受,所以,个人有种方法去教学,甚至搞不懂基本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方法人还大有人在,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现象,真正的大师,讲课很简单、很轻松,而不是云里雾里、高深莫测,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但声乐演唱虽然不难,但一定是一门繁琐的综合性艺术,好的歌者,不但要有好身体,好嗓子,好乐感,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极高的情商,因为声乐演唱,最终的呈现还是在舞台,最终的目的还是在演唱完整的音乐作品,而音乐作品都是有词曲作者赋予它的灵魂,如果歌者没有抓住这个灵魂,那么这个歌就得不到词曲作者的认可,更难以打动听众。所以现在再绕回到声乐教师的教学风格,虽然千姿百态但事实上很好区分,很大的窍门就是“求同存异”所以美声、民族、流行、戏曲这些唱法的共同点就是“深气息、高位置”,这是解决几乎所谓声乐技术问题的两大要素。(听范唱)“深气息、高位置”平时我们都习惯说“上下”,先上后下,这里为什么把下面的深气息放在前面?因为,气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用一句比较俗气的话说,就是没有气息的歌唱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气息就是万丈高楼的地基,没有地基,怎么盖楼?盖的再好也叫空中楼阁。再次强调,没有气息,别说自己会唱歌,可以自娱自乐,但不是刚才所说的主流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