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电子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猎取、传递、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讨论、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教育、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信息学科的教学、科研、应用、管理等工作。二、培育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猎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信息猎取、处理、传输、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 掌握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分析和设计方法;4. 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基本能力;5. 具有智能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6.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运算、实验测试及基本工艺操作技能;7. 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8. 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猎取信息资源的能力;9.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三、学制与授予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可在三至六年完成学业。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四、毕业学分要求及各类课程学分分配准予毕业学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学分比例(%)学分比例(%)学分比例(%)学分比例(%)1591036556351177442263925五、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六、主要课程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英语、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通信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数据结构与算法、电磁场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与主要实验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验、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实验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学、普通物理、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及相关模块方向课程的实验等。八、课程体系与教学进程(一)通识教育平台 (共 103 学分) 课组类别课 组 号学 分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学时考核方式按学期分配周学时理论实践共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科大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