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实验目的:1. 了解准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原理,并通过快速测量学习掌握该方法;2. 掌握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3. 学习使用数字万用表。三、实验原理:1. 准稳态法测量原理考虑如图 B2-1所示的一维无限大导热模型:一无限大不良导体平板厚度为,初始温度为,现在平板两侧同时施加均匀的指向中心面的热流密度,则平板各处的温度t(x,τ )将随加热时间而变化。以试样中心为坐标原点,上述模型的数学描述可表达如下:{∂t(x,τ)∂τ=a∂2t(x,τ)∂x2¿{∂t(R,τ)∂x=qcλ∂t(0,τ)∂x=0¿¿¿¿式中a=λ/ ρ c ,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为材料的密度,c 为材料的比热。可以给出此方程的解为(参见附录):t ( x,τ )=t 0+ qcλ ( aR τ+ 12R x2− R6 + 2 Rπ2 ∑n=1∞ (−1)n+1n2cos nπR x⋅e− an 2π2R2τ) (B2-1)考察t(x,τ )的解析式(B2-1)可以看到,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样品各处的温度将发生变化,而且我们注意到式中的级数求和项由于指数衰减的原因,会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小,直至所占份额可以忽略不计。定量分析表明,当aτR2 >0.5以后,上述级数求和项可以忽略。这时式(B2-1)可简写成:t ( x,τ )=t0+qcλ [aτR + x22R− R6 ] (B2-2)这时,在试件中心处(x=0 )有:t ( x,τ )=t 0+ qcλ [aτR − R6 ] (B2-3)在试件加热面处(x=±R )有: t ( x,τ )=t 0+ qcλ [aτR + R3 ] (B2-4)由式(B2-3)和(B2-4)可见,当加热时间满足条件aτR2 >0.5时,在试件中心面和加热面处温度和加热时间成线性关系,温升速率都为∂ t∂τ =a qcλ R ,此值是一个和材料导热性能和实验条件有关的常数,此时加热面和中心面间的温度差为:Δt=t( R,τ )−t (0,τ)=12qc Rλ (B2-5)由式(B2-5)可以看出,此时加热面和中心面间的温度差和加热时间没有直接关系,保持恒定。系统各处的温度和时间呈线性关系,温升速率也相同,我们称此种状态为准稳态。当系统达到准稳态时,由式(B2-5)得到λ=qc R2 Δt (B2-6)根据式(B2-6),只要测量进入准稳态后加热面和中心面间的温度差,并由实验条件确定相关参量和,则可以得到待测材料的导热系数。另外在进入准稳态后,由比热的定义和能量守恒关系,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式:qc=cρ R ∂ t∂ τ (B2-7)比热为:c=qcρ R ∂ t∂ 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