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随着人们对可持续进展意识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易分解、可再生的木材在建筑领域重新得到重视。国内学者们也做了许多相关讨论,主要是对新型木材及国外一些优秀现代木构建筑的介绍,或是对传统木构建筑的纯粹分析,鲜见在现代木构技术下对建筑的传统表达进行讨论。本文简要介绍木构建筑的历史以及工程木材的种类、特性,通过实例总结木材在现代技术下的传统表达方式。形式来源于材料及其组织方式。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在某种意义上是形成建筑文化的基础。了解工程木材的特性及其表现方式,对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具有现实意义。1 木构建筑的进展状况我国有几千年辉煌的木构建筑文化史,早在 6 000 多年前,从河姆渡保存的干栏式建筑遗址就可以看出,木构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到了 3 500 年前,我国就基本上形成了用榫卯连接梁柱的框架结构体系,至唐代趋于成熟。进入宋元明清时期,《营造法式》和《清式营造则例》的编著更系统地确定了官式木构建筑的做法。近代之后随着诸如钢、玻璃、水泥等许多新型人工材料的应用,加之木材的匮乏,我国传统木建筑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其进展停滞不前。而在欧洲,木材自古就被广泛地应用在像教堂、住宅、浴场等普通建筑中。虽然近代工业革命的爆发,以及伴随而来的现代主义建筑冲击了传统木构文化,并使其走向没落。但从 20 世纪 80年代开始,随着生态与人文关怀的思想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建筑的生态与可持续进展。木材作为加工制造能耗低、可再生、易分解的天然建筑材料,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近些年西方建筑界对木材的讨论和利用非常热衷,在最新的技术支持下,对木材的建造观念得到了全新的演绎,木材的应用范围和表现形式获得了极大扩展。相比之下,国内由于对木构建筑的不重视,一方面传统木构技术不断失传,另一方面现代木构技术也未得到应有进展。国内的现代木构建筑实例寥寥无几,甚至对一些工业木材都没有统一的名称。对木构建筑设计理论茫然,对新型木材产品及工艺基础知识十分缺乏。2 主要工程木材简介原始木材易燃、易腐、强度不均、尺寸限制等天然缺陷,局限了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工业木材克服了天然木材的缺陷,使木构的表现力在现代营造技术中得到发掘与进展。“工程木材”是对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工业木材产品的总称。它们是用黏合剂,把木屑、薄板、木桨纤维或其他小尺寸、低等木材粘合,制造出的一种大的、高强度的结构单元或结构组合单元。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