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前自主学习(学案)一、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P46 至 P49二、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2、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哪里?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植物激素?4、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哪里?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三、自主解答习题1、将燕麦胚芽鞘从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以左侧照光,胚芽鞘将A 向左侧弯曲 B 不弯曲 C 向右侧弯曲 D 无规律弯曲2、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的含量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3.将燕麦胚芽鞘的尖端略下方用不透光的锡纸遮住,放在暗室中以左侧照光,胚芽鞘将 A.向左弯曲 B.直立生长 C.向右弯曲 D.无规律生长 课堂主体参加(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植物向光性的概念及意义(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3)体验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及方法2、能力目标:(1)体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讨论的过程和方法。(2)培育学生实验设计的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3、情感和觉悟目标:通过重新发现生长素的科学实验设计过程,培育学生探究未知的科学精神、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重、难点突破方法】对于“生长素的发现”这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像当年科学家那样从中去主动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假设,鼓舞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出验证假设的实验,并提出预期,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相关的实验过程及结果,从而对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相应结论。在学生设计实验时,老师要提醒学生设计的实验,不仅要有科学性,还要有可行性,特别强调要设置对比控制好实验变量。【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纳老师的“过程式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多媒体展示、讨论。【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检查(一)向光性1.概念:在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方向生长的现象.2.原因:是由于__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比向光一侧__,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从而造成___。(二)生长素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