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 一、上肢静脉的解剖基础 由深、浅静脉组成; 上肢自手掌至腋窝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多为两条; 成对的桡尺静脉于前臂近端汇入肱静脉→成对上行于上臂二头肌的下缘移行为腋静脉; 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组成上肢的浅静脉系统; 头静脉走行于前臂外侧汇入腋静脉; 贵要静脉走行于上臂的内侧近正中汇入肱静脉; 一、下肢动脉解剖基础 自腹股沟韧带逐次向远侧: 股总 A→股浅A →腘 A →胫前A →足背 A ↘股深A ↘胫后 A →至内踝以下 ↘腓 A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 静脉血流缓慢,压力较低,故管壁薄,收缩力弱,管径较相应的动脉略大; 壁内具有静脉瓣,由内膜皱襞形成,薄而柔软; 瓣膜顺血流开放,逆血流闭锁,防止血液逆流;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5) ➢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二者之间有交通支; ➢自足到小腿的深静脉(胫前后 V)都与同名动脉伴行,每条动脉有两条静脉伴行→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 ➢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由下肢内侧上行注入股总静脉; ➢小隐静脉由下肢外侧上行注入腘静脉。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6) 下肢深、浅静脉的交通支有调整下肢静脉血流的作用; 交通支常以直角方向,由浅静脉至深静脉; 交通支内有瓣膜,阻止向浅层回 流; 二、 四肢血管的检 查 方法 ➢ 检 查 体 位 1、上肢血管:取 平 卧 位 ,上肢外展 ; 2、下肢血管:取 仰 卧 位 、下肢轻 度 外展 外旋 取 俯 卧 位 、足抬 高 20~ 30 度 预 设 置 条件 ➢ 四肢动脉/ 静脉 彩 色 多普 勒 调节 探头频率7~14MHZ 探测深度6 ~ 12cm 声束与血流夹角<60˚ 取样容积1 ~ 2mm 观测数据 ➢ 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壁有无增厚及斑块、管腔 内有无血栓、血管搏动幅度;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彩色血流分布状况、 充盈度、有无异常血流; ➢ 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流速曲线形态及性质并 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 三、彩色多普勒检查注意事项 对比检查 近心端向远心端 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央 多普勒增益适当 探头压力适当 肌肉放松 调整速度范围、滤波器及彩色增强器 聚焦点 连续扫查 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1) ✓ 二维超声表现 ✓ 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 ✓ 脉冲多普勒(PW)表现 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