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学校:宝鸡石油中学命题人:武艺冯贻秋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II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1.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属于哪方面的进步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文化事业2.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①好看的毛纸张②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③一幅名家的文人画④王羲之的《兰亭序》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①3.2008年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及实用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有①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②司南是利用人造磁石制成的③司南为以后中国发明实用指南针提供了条件④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4.四大发明中促进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发展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5.“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以下关于这则材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材料中内容说明了火药的巨大威力B.此种情景应当出现在唐末以后C.这项发明极大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D.火药起源于道士的炼丹活动6.四大发明中,大大推动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7.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8.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的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科技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个人与社会、自然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9.《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有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你认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10.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11.下列古代书籍中,最早采用右图所示方式进行排版印刷的是王祯设计发明的转轮排字盘(模型)A.《金刚经》B.《抱朴子·仙药》C.《旌德县志》D.《古今图书集成》12.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是A.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与后来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系的刻画符号B.夏朝时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C.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出现了一字多形的混乱状况13.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C.导致秦朝实现文化专制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14.右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正确理解是①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璧的意境②用中国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精神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④表达了中国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