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有效控制重大危害因素, 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分厂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装臵、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 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 风险: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3.4 风险评价: 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 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3.6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4.职责: 4.1 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 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4.2 安全环保部 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4.3 各单位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组织本单位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单位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5.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环境、消防部门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和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分厂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各单位应成立以厂长(部长)为组长、工艺、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同时各单位也应鼓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影响的确定。5.2 评价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5.3 选择和确定评价范围及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本单位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以下 内容: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异常活动; ——事故及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