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 XX 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关于申报 XX 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报告 **是一座历史悠久、生态秀丽、民风纯朴的山区小城镇,以位于**上、中、下三处温泉最下泉而得名,是以温泉旅游为主的省定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是集休闲、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一、镇域总体概况 1、地理环境。**地处**西部,**上游,距**县城 22 公里,东邻昭**乡,西界**乡,北接**乡,南连**乡,地理坐标为东径**,北纬**。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20 7、311 国道穿境而过,**、**高速公路均在境内留有出口。 2、历史沿革。据明嘉靖《**县志》卷十三页记载。“温泉有三,其水热沸,俗呼为**、**、**,具在县西。”因该“汤”位居三汤之下,故得名为**。此地蚕丝生产比较发达,该街遂成为丝绸的集散地,并逐渐形成集镇。明嘉靖三年(1524 年)属**庆云乡;嘉庆元年(1796 年)分属庆里和盈里;辛亥革命以后,1912 年至 1947 年中华民国曾设乡、镇、保等政权机构于此,管辖周围村庄。民国二年(公元 1913 年),属 XX县区。民国 30 年(公元 1941 年)臵**镇。解决前国民党军阀汤恩伯盘距在此地,以下汤名称对其不利,曾改名“**”。但人们仍俗称“**”。1947 年解放后,“**镇”改为**区公所。1958 年区废建**公社,辖**、**、**、**、**、**6 个公社;1969 年**、**、**公社和并,复臵**公社;1983 年底,公社改为**乡。1988 年元月经 XX 省民政厅[1988]18 号文件批示恢复为**镇至今。 3、人口和地域规模。现辖**个行政村,**个居委会,**个村民组, 3.2 万人。全镇土地总面积 121.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34 1 亩,山地面积 84 平方公里,林地面积 25000 亩,全镇活立木积蓄量达 13 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78%。镇区面积 1.8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 6700 人。 4、社会经济情况。2009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1721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455 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4520万元,企业实交税金 454 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1890 万元,人均农民纯收入达到了 2805 元。 二、特色旅游资源 **镇自古就是 XX 县区历史名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杰物丰。温泉资源得天独厚,泉口数眼,水雾蒸腾,蔚为壮观。此外,境内还有**、**等人文景观。 1、**温泉。《河南通志》载**温泉,旧名汤谷温泉,为**“八景”之一,后因商后良夜常浴之,故名曰“皇女汤”。清嘉庆《**县志》载:“下温泉发于乱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