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房颤的风行病学特色心房发抖是临床最罕有的快速性心律掉常.在通俗人群中,心房发抖患病率为 1%〜2%,随年纪增长逐渐升高,40〜50 岁人群〈0・5%,而 50 岁以上人群,年纪每增长 10 岁,心房发抖发病率约增长 1 倍,80 岁以上人群可达 5%一 15%.我国心房发抖总患病率为 0.77%,保守估量,我国今朝已有心房发抖患者约 800 万〜1000 万.心房发抖最重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个中又以脑卒中最为罕有.伤害最大.心房发抖患者 5 年内脑卒中产生率达 20%.世界规模内每年约有 1500 万人罹患脑卒中,个中 20%〜25%归因于心房发抖.心房发抖导致脑卒中的风险随年纪增长而增长,50〜59 岁的患者脑卒中风险为 1.5%,而 80〜89 岁的患者脑卒中风险可达 23.5%.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卒中比拟,心房发抖脑卒中后存活者住院时光更长,更易复发脑卒中,致残率和致逝世率更高,其直接医疗费用加倍昂扬,因而造成了伟大的社会经济累赘.二. 心房发抖抗栓治疗的近况今朝,心房发抖患者抗栓治疗最有用的办法是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是心房发抖抗凝治疗的基石,国际尺度化比值(INR)需保持在2. 0〜3.0,须要长期监测 INR 及出血风险是其运用的重要局限性.国外研讨显示,60〜69 岁的心房发抖患者中 57%服用华法林,80〜89 岁的患者中仅 32%;而我国仅缺少 10%.长期随访发明,仅 60%的服用华法林的患者 INR 达标,不管任何年纪段,只要用药达到 5 年,停药率异常高.大约半数患者不克不及持续保持服用华法林.近年一些新型抗凝药如直接凝血酶克制剂(达比加群)或因子 Xa 克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无需监测INR,与食物.药物互相感化少,但出血并发症产生率仍较高.老年以及不宜抗凝治疗的心房发抖患者若何抗栓是临床上的难题.三. 左心耳在心房发抖血栓形成中的感化左心耳是怀胎早期形成的左心房原始胚芽的残存物,是左心房向右前下方延长的长管状构造.边沿有多个深陷的切迹使其呈分叶状,内有丰硕的梳状肌及肌小梁,小梁间有裂缝,凹凸不服.心房发抖时左心耳扩展.心房损掉节律性压缩,造成左心耳内血流迟缓.排空率降低;左心耳奇特的管状构造及心内膜丰硕的肌小梁构造易于产生血流淤滞,进而形成血栓.此外,高血压.高龄等身分造成的左心耳内膜毁伤或纤维化也可能介入血栓的形成.非瓣膜病心房发抖患者左心房血栓 90%以上消失于左心耳,左心耳中血栓形成使脑卒中产生率增长 3 倍.即使恢复窦律后,左心耳压缩顿抑,仍有可能形成血栓.四. 用于预防心房发...